第一部分 内科护理学
序号
重点内容
预测科目
1 上呼吸道主要生理功能: 加温、湿化和机械阻拦 ①
2 吸气时每分钟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: 肺泡通气量 ①
3
呼吸基本中枢: 延髓 ①
呼吸运动调节中枢: 脑桥 ①
4 急性呼吸道感染:
最常见致病微生物:病毒 ①
上、下呼吸道分界线:环状软骨 ①
环甲膜穿刺部位:环状软骨 ①
5 慢性支气管炎、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: 急性发作重要因素:感染 ①
6 慢性支气管炎最突出的症状是: 咳嗽+咳痰+喘息 ③④
7
肺气肿: 逐渐加重的呼气性呼吸困难(最突出)+桶状胸
+过清音+呼气音延长
③④
8
呼吸系统的演变过程: 慢支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→肺源性心脏病→肺
性脑病
③④
9 支气管扩张症: 慢性咳嗽+大量脓痰+反复咯血+反复肺部感染 ③④
10 治疗肺炎球菌肺炎的关键措施是: 选择有效抗生素,热退后 3 天 ①③④
11 肺炎链球菌表现:高热、铁锈色痰 治疗:青霉素 ①③④
12 肺炎支原体肺炎首选抗生素: 大环内脂类抗生素,如红霉素、阿奇霉素
支援红军
①③④
13 胸腔积液经治疗胸水不减少应行: 胸水病理学检查及胸膜活检 ①③④
14 急性肺水肿: 粉红色泡沫样痰 ③④
15 大叶性肺炎: 铁锈色痰 ③④
16 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: 红棕色胶冻痰 ③④
17 提示细菌感染: 白色转黄色 ③④
18 见于绿脓杆菌或干酪性肺炎: 草绿色 ③④
19 阿米巴脓肿: 红褐色痰 ③④
20 肺吸虫病: 果酱样 ③④
21 支气管哮喘病护理 本质:呼吸道慢性炎症 ①③④
2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下肢水肿、尿少护理措施: 钠盐摄入每天低于 3g ①③④
23 钠盐摄入:
腹 水 1-2g/d、水 肿<3g/d、心 衰<5g/d、
高血压<3g/d
③④
24 可减轻肺炎病人胸痛的体位是: 患侧卧位 ①③④
25 判断意识障碍是何种疾病引起:
肺性脑病=肺部疾病病史+意识障碍
肝性脑病=肝部疾病病史+意识障碍
高血压脑病=高血压+头疼+意识障碍
①③④
26 COPD 伴呼吸衰竭患者主要的并发症: 肺性脑病 ③④
27 气管哮喘患者主要的潜在并发症是: 自发性气胸 ①③④
28 呼吸衰竭诊断: I 型:仅有缺 O2(PaO2<60mmHg);无 CO2潴留。①③④
29
II 型:既有缺 O2,又有 CO2潴留。(PaO2<60mmHg,
PaCO2>50mmHg)
30
呼吸衰竭治疗: I 型 高浓度吸氧
II 型 低浓度持续给氧
③④
31
II 型呼吸衰竭病人禁用: 对呼吸有抑制作用的药物,如吗啡等,慎用其他
镇静剂,如地西泮等
①③④
32 COPD、肺源性心脏病、ll 型呼衰给氧: 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 ①③④
33 肺心病病人适宜的氧疗浓度为: 1~2L/min ①
34 支气管扩张患者体位引流体位: 患侧抬高 ①③④
35
肺炎,经抗感染及一般对症治疗,病情未见好转。
为防止病情恶化,应特别注意观察:
血压变化(考虑休克性肺炎) ①③④
36 心功能分级 一不二轻三明显,四级不动也困难 ③④
37 急性肺水肿治疗的药物中,宜现用现配的是 硝普纳 ①③④
38 吸氧酒精湿化的目的: 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 ①③④
39 急性肺水肿体位: 端坐位,两腿下垂 ③④
4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
主要机制:肺动脉高压形成 ①③④
肺动脉高压形成最重要因素:缺氧 ①③④
41 支气管扩张症主要原因: 支气管、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 ①
42 肺炎链球菌肺炎炎症消散后病理变化: 肺组织无损害 ①
查看全文,请先下载后再阅读
*本资料内容来自壹优学医考,仅供学习使用,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
8.54MB 下载:8569次 下载
8.54MB 下载:8569次 下载
8.54MB 下载:8569次 下载
8.54MB 下载:8569次 下载
8.54MB 下载:8569次 下载
8.54MB 下载:8569次 下载
8.54MB 下载:8569次 下载
8.54MB 下载:8569次 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