妇产科学必背知识点
必背考点 1:胎产式:胎儿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。
必背考点 2:胎先露: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。
必背考点 3:胎方位:胎先露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,简称胎位。
必背考点 4:指示点:枕先露以枕骨——“O”;先露以骶骨——“S”;面先露以颏骨——“M”;
肩先露以肩胛骨——“SC”。
必背考点 5:产前检查的时间即:20、24、28、32、36、37、38、39、40 周,共产前检查 9
次,高危孕妇酌情增加产前检查次数。
必背考点 6:坐骨结节间径(或出口横径):孕妇取仰卧位,两腿弯曲,双手抱双膝,测量两
侧坐骨结节前端内侧缘的距离,正常值为 8.5~9.5cm。若此径值小于 8cm 时,应测量出口
后矢状径。出口后矢状径:为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长度。正常值为 8~9cm。出
口后矢状径值与坐骨结节间径值之和>15cm 时,表明骨盆出口无明显狭窄。
必背考点 7:坐骨棘间径:用示指和中指触摸两侧坐骨棘,估计其间距可容纳 6 指即属正常,
正常值约 10cm。
必背考点 8:基线变异:正常:胎心率基线摆动,有小的周期性波动(≥6 次)。异常:胎心
率基线变平即变异消失(≤5 次),提示胎儿储备能力丧失。
必背考点 9:早期减速:是宫缩时胎头受压的表现,见于第一产程末。变异减速:是宫缩时
脐带受压兴奋迷走神经的表现。晚期减速:是胎盘功能不良、胎儿缺氧的表现。
必背考点 10: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,称为产力。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、
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。
必背考点 11: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的主要产力,腹压是第二产程胎儿娩出的重要辅助力量,
肛提肌收缩力是协助胎儿内旋转及胎头仰伸所必需的力量。
必背考点 12:子宫收缩力四大特性节律性、对称性、极性和缩复作用。
必背考点 13:宫缩具有节律性是临产的标志。随着产程进展,宫缩持续时间逐渐延长,间
歇期逐渐缩短。宫缩强度随产程进展也逐渐增加。宫缩的节律性对胎儿有利。
必背考点 14:生理性缩复环的定义:由于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作用,子宫上段的肌壁越来越
厚,子宫下段的肌壁被牵拉越来越薄。由于子宫上下段的肌壁厚薄不同,在两者间的子宫内
面形成一环状隆起,称为生理性缩复环。正常情况下,此环不易自腹部见到。
必背考点 15:入口平面——入口前后径小则影响胎头入盆;中骨盆平面——坐骨棘间径(中骨
盆横径)小影响胎头下降、内旋转;出口平面——若出口横径+后矢状径>15cm,则一般大小的
胎头可经阴道分娩,否则影响胎儿娩出。
必背考点 16:胎儿甲状腺是最早于 6 周发育的内分泌腺。12 周能合成甲状腺素。
必背考点 17:胎盘由胎儿部分的羊膜和叶状绒毛膜以及母体部分的底蜕膜构成。
必背考点 18:妊娠 10 周血清 hCG 浓度达高峰,持续约 10 日迅速下降,以峰值 10%的血清
浓度持续至分娩。产后无胎盘残留,2 周内消失。最早在受精后 7 天左右即可用放射免疫测
定法自母体血清中测出,成为诊断早孕的最敏感方法之一。血 hCG(定量):诊断妊娠最早方
法。
查看全文,请先下载后再阅读
*本资料内容来自壹优学医考,仅供学习使用,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
8.54MB 下载:8569次 下载
8.54MB 下载:8569次 下载
8.54MB 下载:8569次 下载
8.54MB 下载:8569次 下载
8.54MB 下载:8569次 下载
8.54MB 下载:8569次 下载
8.54MB 下载:8569次 下载
8.54MB 下载:8569次 下载